多场景融合 点亮“夜经济”
促消费、惠民生。今年以来,苏州银行立足本土,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资源整合与服务优势,从日常生活消费到文化艺术体验,再到体育娱乐消费,通过与各类场景的深度融合,以创新的产品、贴心的服务,为苏州夜经济发展添砖加瓦。
促消费、惠民生。今年以来,苏州银行立足本土,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资源整合与服务优势,从日常生活消费到文化艺术体验,再到体育娱乐消费,通过与各类场景的深度融合,以创新的产品、贴心的服务,为苏州夜经济发展添砖加瓦。
三天后,他们把账本摊在咖啡桌上,发现数字比想象温柔:两人一个月全部开销——含房租、通勤、下馆子、看展、买花——不到一万二。
我蹲点没抢到,转头去楼下光明邨,现烤鲜肉月饼排了82米,前面的大姐说:便宜,才4块5,香。
“中秋还没到,我妈已经往家里搬了第三盒月饼,拆开一看,茅台咖啡味,89块一个,她当宝贝供在冰箱最上层,说等舅舅来了再切。
今天是中秋节,作为中秋节的传统美食,月饼是必不可少的节庆符号。然而近年来,月饼市场的创新似乎走上了“猎奇赛道”。
”——9月28日,上海南京路,一位穿小黑裙的姑娘被路人街拍刷屏,导火索是裙摆里藏了会发光的月亮项链,照片一出,全网求链接。
中秋未到,月饼江湖已刮起"反内卷"风暴。当00后小张拆开快递,发现今年的月饼礼盒竟是个可降解纸筒,内装4枚独立小月饼时,她在朋友圈写道:"终于不用为包装盒付智商税了。
我们员工每天凌晨二、三点钟就到店里,来制作月饼了。我们在节日期间也是坚持现制现做,保留光明邨的传统工艺。
上周,有人把月饼掰开,手机一扫,崇明黑毛猪的“身份证”跳出来,产地、批次、饲料记录全有,评论区瞬间被“猪都比我有档案”刷屏。
月饼市场迎来健康新趋势。临近中秋,月饼成为节气食品主角,云腿月饼、酸汤牛肉月饼、青稞豆橛子月饼的出现使得地方特色月饼持续破圈。与以往消费者担心的高油高糖不同,今年的月饼更加侧重健康,减油、低糖成为企业共识,据统计,低糖月饼近期环比增幅超40%。老字号品牌则通过
这两天,比上海天气热度更高的,是老字号鲜肉月饼门前队伍的人气。但要说沪上鲜肉月饼“密度”最高的地方,当数南京路世纪广场,“黄浦秋游记·外滩月饼王”活动正在此精彩上演,20余家老字号与新锐品牌同场竞技、争夺桂冠。
每到中秋,一场关乎地方荣誉的月饼“口味大战”就将上演。从广式莲蓉的甜软到苏式鲜肉的咸香,从京式冰糖的硬核到滇式火腿的狂野,小小的月饼背后,居然隐藏着中国地域文化的深层密码。
近日,记者走访广州线下市场发现,今年的月饼市场消费呈现出显著的新趋势:月饼规格越来越“小”,低糖、低油的健康月饼成布局重点;地方特色越来越“足”,京味月饼、云贵月饼强势破圈。与此同时,老字号品牌通过强化情感连接焕发新生机。这些变化共同勾勒出一个充满创新与温度的
每座城市,都藏着一本用味蕾书写的旅行日记。从清晨的第一缕炊烟到深夜的最后一盏灯笼,街头巷尾的小吃摊,用最质朴的方式,将城市的历史、文化与烟火气,熬煮成一碗碗令人难忘的滋味。
中秋佳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,其衍生的消费市场已成为观察中国节日经济的重要窗口。每一个消费场景的变化,既折射出民众节日需求的升级,也为商家挖掘传统文化价值、激活节日经济新动能提供了方向。
9月19日至9月21日,第十九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。在东一馆2层15号厅,九百集团展区集结了旗下11家知名老字号与本土品牌,以“新品首发+美食体验+打卡集章”,解锁老字号新玩法,带来一场好吃、好玩、好逛的盛会。
2025年月饼在口味上可谓“百花齐放”,无论是传统派还是猎奇爱好者,都能找到自己心仪之选。
还没到八月十五,朋友圈和商场里已经被月饼刷屏了。往年一到这个时候,不是吐槽“天价月饼”,就是比拼谁的包装更豪华,一盒动辄几百上千,感觉吃的不是月饼,是面子。今年情况有点不一样,月饼的价格突然变得亲民起来,随便一逛就能发现四五十块钱一大盒,甚至还有4块钱一斤的,
你去上海街头随便问问,提到广东人,十有八九会听到“靠谱”两个字。最近一段街头采访视频在网上热传,播放量迅速突破13万,镜头里上海市民的真实反馈,道出了这座城市对广东人的普遍印象。这不是什么地域滤镜,而是实实在在的认同。在上海静安区一家咖啡馆外,记者随机采访了十
作为在半岛过了十年纪念日的“老粉”,这次是真的被惊到了,10年来第壹次见半岛把下午茶价格压到388元/人,还是能敞开吃的半自助!以前单点一块法甜都要小一百,现在六款甜点+精致咸点随便炫,这价格说是十年地板真的不夸张!